故乡,我的乐园
篇一:故乡,我的乐园我的故乡,是一片厚厚的泥土装饰的地方,虽不起眼,却是我小时候的乐园。
不必说那深居在房屋角落里的水润的泥土,茂密的树木;也不必说那碧绿中透着丝丝棕色的无花果,一砖一瓦建成的粗糙小房。单是那绿油油的梯田,就有无限趣味。农作物在这里快乐地生长,和蔼可亲的乡亲们在这里辛勤劳动。火热的夏夜,还能看到天上那闪耀的星星,颜色之亮,距离之近。深夜,能听到肥胖的蝉儿和蟋蟀们的二重奏,忽高忽低,忽远忽近。待黎明近了,朴实的农民便要起床烧水,天真活泼的我们也要跟随着姥姥、老爷起床,感受着那清爽、泌人心脾的感觉。
在那平光的土地上,我们孩童时代最愿做的事情,便是在那广袤的土地上自由的奔跑着,快乐地笑着,手中牵引着那长长的线,放飞梦想;纯净的天空中便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家园。细看天空中的风筝,有瓦片的,有蜈蚣的,有倒三角的,还有燕子的,数不胜数。
故乡中做风筝的做法很简单。就拿瓦片来说吧:先找上六根大小一样粗细相等的六根木棍,再两两平行,用线头固定好;剩下的两根木棒交叉在中间,也用线头绑好;再找块布料子糊上去,系好线,一个瓦片风筝便做好了!农村的孩子也喜欢争强好胜,总是比赛谁做的风筝快,这可苦了我们女孩:既要仔细些找一样粗细的木条,又要防止被荆棘划伤;还要将碎布剪好糊上去,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女孩就起了坏心眼:拿男孩的木枝,抢男孩的碎布,虽然有时无功而返,但最主要的还是当时的愉快。回到家后,免不了遭到长辈们的一阵教训才能睡觉。睡觉时,又听到了蟋蟀的歌声,直至天明……
小时候的星星最亮最澈, ……此处隐藏1823个字……是他姐姐——我。
不过,不管别人怎么说我,反正我从书中找到了朋友,找到了知音,找到了乐趣,更找到了喜悦,我还相信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呢。
有一次,我正做着作业,忽然想上厕所,就按老规矩带上书,走进厕所,为了不让人发现我这臭毛病,便悄悄锁上门,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,也不知过了多久,妈妈不知是发现了还是真的要拿洗衣粉,大声敲门。我心想:真是的,别人真看得起劲偏要来打扰,谁知道你是不是要逮我!不理她!……一篇篇文章仿佛一块块磁铁,把我深深吸引了,不知不觉间,我已经走进书的世界……
有时妈妈见我整天沉浸在“书海”里,做作业的时间很少,她着急了。一天晚饭过后,我刚要进我的“黄金屋”,妈妈叫住我,阴沉着脸说:“晏晏,快考试了,你还整天看这些没用的书?用心作业,抓紧时间复习功课才是啊!”我一听也对,妈妈真是想得周到。哎!只好暂停一下了,再见了我的《西游记》,再见了我的《水浒传》,还有我的《泡面超人》……我心里默默地跟它们一一道别
上星期六中午,我吃完饭后爬上床,假装睡午觉,准备等妈妈睡着后,偷偷地会会我的“好朋友”《三国演义》。等妈妈带着弟弟进她的房间好一会儿了,我才轻轻地下了床,还把头探进妈妈的房间看了看,见没动静,才从妈妈的书柜里找到《三国演义》小心翼翼地溜回自己的房间,饿虎扑食般看了起来。也不知什么时候,一只大手伸过来,妈妈的唠叨声也响起:“你这孩子,快考试了,还不好好学习。多看看学校里面的书不行吗?睡不着?做《一课一练》去。”我此时表面上在听着,心里却想着:关羽为什么会败走麦城呢?
总之一句话,为了多点时间看课外书,为了逃过妈妈的法眼,我绞尽脑汁。有谁来给我出个好主意,让我既不耽误学习,又不挨妈妈训,顺便也让我这个“书呆子”多进几回“乐园”过过瘾。